更新时间:2025-09-11 04:03:00
我认为杨玉环这个故事要归结为一种遗憾,一种对青春逝去、对自由束缚的遗憾,这是影片带给我最直接的感触。
与其说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,毋宁说是美好个体被权利逐渐侵蚀的具象化演绎。故事从马嵬坡起,至马嵬坡结束,就像一场梦幻而破粹的梦,玉环在山呼万岁的声浪中辞别的眼神,在堂前佛像怜悯的目光注视下,显得更加凄美动人。
玉环是一个天真烂漫、喜爱游玩的人,这些正是十几岁青春少女身上独有的魅力。被选做寿王妃时她仍然还保留着这份光芒,譬如说和自己的丈夫李瑁乘着车辇去宫中面见李隆基的路上,她会喂李瑁吃荔枝。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动作,这里想要展现的是玉环活泼的性格,她觉得这个东西好吃,所以她要分享给旁人,决不能误以为这是男女感情的镜头表达。此外,诸如向李瑁问李隆基相貌等言语,只是她心中的好奇心作祟,这段表演将一个懵懂少女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刚成为寿王妃时,玉环对李瑁的感觉更像是一种依赖。要不要去选寿王妃以及能不能做寿王妃都不是她能够决定的,她只是把对亲族的这份情感转移到了李瑁身上。正因为有这种牵绊,她才会在游玩之时肆无忌惮地闯入李隆基的园林中。这里李隆基的动心和玉环的乐意表达自我其实是不冲突的。一方面,她肯定不能违逆了圣意,另一方面,她心无旁骛敲磬传音的神态,进一步触动着李隆基的心弦。如果说这段还不够明显,那么打马球的剧情则更微妙地表达出了两人之间存在的差异。李隆基当着众群臣接玉环同骑固然是不雅,然玉环这时候想的是一会如何展现自己打马球的招数。游玩结束后,玉环第一时间问李瑁刚才她和皇帝打马球的表现,并且急不可耐地想要给李瑁传授打马球的技巧。可这时候的李瑁那里还能听进去她的话,自此之后,玉环对李瑁的依赖娟带便开始松动了。
无法受到李瑁欣赏的玉环,在不抗旨的前提下,自然不会拒绝高力士的进宫邀请。她翩翩起舞的身影,将李隆基迷得昏昏欲醉。终于李隆基再一次邀请玉环进宫鉴赏乐谱之时,欲强玉环行乐,得亏高力士一言点破,才幸免于难。这一次进宫将玉环吓得心惊胆战,回去后便毫不避讳地将这份委屈诉诸于丈夫李瑁,可见这时候的玉环是闺训谨礼的。怎奈之前打马球一事使得李瑁对玉环心存芥蒂,加之武惠妃病逝,太子之位尚未落定,他不敢也不能更不会为了玉环与自己的父亲当面对质,情急之下,唯有将这满腔怒火都撒给玉环。
受到李瑁嫌弃辱骂的玉环,只能将寄托在丈夫身上的依赖抹除,无奈之下同意了李隆基的盛情邀请。李隆基将她抬到了一个她不该拥有的地位,这时候玉环的个性自由已然渐渐开始收缩。李隆基的哄好宠爱,杨国忠的附和奉承,这才有了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的感叹。杨国忠权倾朝野、朋比为奸,安禄山假意认母、蓄机谋反,两位毫不羞耻地吸食着玉环的骨血。
那么,玉环没有对这种束缚进行一点抗争吗?当然是有的。当她发现李隆基和小姨子纠缠在一起后,选择了当面埋怨,可结果是被逐出宫。这时候她明白了和李隆基之间的牵连,与前夫李瑁别无二致。在高力士借机送礼而来时,玉环剪断青丝回礼赔罪。她知道如果选择不回去,继续反抗,也许连这最后一丝自由的幻想都要破灭了。两人月下的盟誓,玉环是对自由延续的渴望,李隆基只不过是一句廉价的安慰之言罢了。
马嵬之变,杨国忠被乱军所杀,玉环终究逃不开被赐死的命运。写到这里,不免想到李商隐有一句“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。”,李隆基留不住玉环,正如他逐渐失去的皇权。当玉环在空空寺中问僧人情字何解时,得到了“情无非是孽缘”的答案。她带着情是束缚自由的想法,耳中听着室外情起之声,慨然赴死,就如同当初数次被制约的自由之身一样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《F1:狂飙飞车》短评
下一篇:唯美的中式虐恋请不要错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