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1-13 04:02:54
作者:鹤唳云端(《三人行》导演/编剧/剪辑指导)
“比《三人行》更好看的是下一集《三人行》!”
看到不止一个观众在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相信这次大胆创新的“渐变式剧情”奏效了!“渐变式剧情”这个名字其实也是观众起的,我原本就是简单地叫它“变奏”。剧情走向和整体气氛一直不断地在发生变奏,几乎是一集一变。虽然在同一个旋律中,但你永远猜不到然后。

但或许,这种变奏也成为了宣传找不到支点的最大原因。
好吧,似乎这个故事理应以一个中年颓废男的改命故事引入,搭配数据部门最爱的“回到过去给自己换女友”标题,伪装成一副男频下沉短剧的做派去吸引路人。原本我想的“三个我,抢夺人生”的标语,也被改成了“回到起点,人生重选”。对此我不置可否。

但很多人进来观看的时候,可能会发现一切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原来没有一段切片可以代表《三人行》全貌,了解他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看完。

俗话说三生万物,当“我与我”变成“三个我”,可能性瞬间多了一个量级。《三人行》的故事在源源不断的未知中徐徐展开,连连反转。
一、什么元素,才能织就最大的变数?
如果决定要写一个回到过去的故事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让主角回去之后买彩票改命。其实我觉得无论是买彩票暴富,还是《三人行》开头荀未来试图改变自己少年选文选理的决定,这些其实都是一类故事——都是通过“物理”改变来改变人生。物理的,都是好猜的,因为答案无非寥寥几种。
所以我立刻变奏了。

记得以前有人跟我说,高考考到哪所大学,对你影响最大的,其实是这四年你周围都是哪些同学。他们才是可能改变你命运,甚至颠覆你性格的。人与人关系变化带来的无穷可能,令人琢磨不透。所以,人才是真正的变数。
所以你会发现文理之争其实在第2集就结束了,此后故事一直在变换新的面貌,而舒图的意外出现其实就标志着彻底失控的开始,从此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被狠狠放大。

不仅是小赵左右,其实他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。而当发生改变后的两个人再继续相互影响时,一切便会变得更加未知。就像赵了说:“像两道浪,越撞越激烈,失控也就越来越加剧。”

这也就有了《三人行》故事中对群像的描绘。我不断张开,再利用新的事件外壳快速收束,再张开……以让群像故事不至于零散无章。这样,或许才能真正做到去公式化,跳出穿越剧套路怪圈,写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反转情节。
最近在网上看大家的评论,其实大家猜测的一些后续反转情节很精妙,有些是我曾想到过,最后又否定的。因为我必须不断调节反转情节和整体气质的融合度,我想让你站在大结局回过头一看,惊然发现其实《三人行》始终都是一个样子的,变奏的痕迹竟全都不见了。

二、戏里戏外,皆是未知
2024年初的春节我在老家杭州,制片人雨潮在老家长春。还记得那个绝望的夜晚,我们打的那通电话,是《三人行》的创作开端。电话里,他第一次提出了《三人行》的故事构想,我则泼出一盆冷水:如果核心议题是人生,那这剧要么封神,要么就是大烂片。究竟能做成什么样?太未知。

“轻盈地落地”是我看到观众对《三人行》一些重场戏的评价。
或许是因为我常常会用一些喜剧手段给戏收尾。例如第5集《回家》中,荀未来和父亲几乎吵起来了,就在剧情似乎要开始深入探讨父子关系议题的时候,荀未来突然拉着父亲出去唠了,继而镜头一转,两个中年人竟然已经喝酒喝高兴和解了,刚才吵的架似乎已经忘了。

剧中其它类似这样轻盈的处理手法,除了用来削减《三人行》这种题材原生自带的一些说教感,还有一个原因,是我深知自己27岁的思想也无法给出个所以然的震撼结论来,那不如就在这里停下。事实上,谁真能说透人生呢?
第10集《只要我想》中,赵了想把“黑化”沉迷学习的赵左右拉回原本的生活状态,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说自己人生走到暮年,觉得功成名就不如安心过平淡的日子。可早已被舒图、荀未来影响的赵左右却回答:“要是只想着过平淡日子,万一到最后连平淡都够不上呢?”赵了噎住了,不知道怎么反驳这话。
我也不知道。
这种感受随着这辆车走向远方,没有回声。或许这样就很好。

我记得前段时间看《圆桌派》,李诞说现在的人们每天看短视频开悟,一天能开悟好几次。我希望《三人行》带给你的更多不是所谓“开悟”的感受,而是从唯一的情节中,大家各自找到不同的共鸣,然后在共鸣中汲取力量。
在开播的文章里我写到:“我就赌,从短视频中汲取快乐的人,比谁都向往长久的纯爱。”其实是我自己的感受,因为我也会刷短视频刷上瘾,但一旦停下,留给我的只有无尽空虚。如果按摩是当下娱乐产业的第一使命,那我希望《三人行》是深度按摩,给了你短剧无法给予的陪伴感。
《三人行》第一周的入场人数可谓是惨不忍睹,第二周会如何,无人知晓。
昨晚我和雨潮深夜谈心,他说,可以败,只是我们需要深度复盘。我说,如果这次真的惨败,意味着我们对当下长剧市场的认知严重失准,后面所有的计划都要推翻改变,哪怕需要迂回自救去做一些我们不太认同的内容,也没关系,我会拿出技术来全力配合。
我忽然想到了当年作为普通观众看《一寸相思》的感受,我记得制片人在豆瓣发布了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请原谅我们青涩的一片赤诚》。
伤感环节到此结束,其实我们一直是个敢于迎战未知的团队。

迎战未知,我们总有充沛的理论知识。忘了告诉你,每天在北京一起办公的,不算财务老师,其实直到今天都只有我们四个人。知竹的工作室在杭州,但她更多时间在拍戏。朵声也在杭州有自己的摄影事业,三千鱼同样有自己的工作在外地。

剧组并不是公司,其实剧组一般都是临时搭建组成的团队,一直到杀青很多人也互相不认识。但这次在剧组,风雨同路的各位,我记住了许多人。

三、诞生于腥风血雨的好命孩子
时间再次倒回2024年初,虽然我们要做出一个三倍于《古相思曲》时长的东西,但咱们也有两倍于《古相思曲》的预算。理论上,通过制片思维来控制剧本实现难度,以及前置剪辑思维、垫入片酬,我们完全能美美拍完《三人行》。哪怕,上天在我们还差一根稻草就要垮掉的时候,又给我们压了一只骆驼下来,我们也依然井然有序地补拍完了戏份,从干掉的海绵中挤出了一碗水,甚至提前杀青了。
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。

今年盛夏的某一天,我们公司的知竹导演来我的剪辑室探班,看到我电脑上的素材箱吓了一跳,“这场戏只有四段素材?!”四段素材,意味着在双机位的情况下只拍了两遍,每个景别的镜头仅有一遍。

因为这是过场戏,我选择极致地把时间留出来给重场戏,更何况演员第一遍演得就都很达标,时间有限,就不需要第二遍了。我从不信奉完成比完美重要,如果钱足够的话我也乐意无尽地追求完美。既然降本增效是必然趋势,那为了不“降本增笑”,就一定要尊重理论,找出真正有效的,和极具迷惑性的低效或无效做法。
想必你也注意到了第8集《时间的玩笑》中荀未来和陈明的一段对话,长达1分钟的戏,全程只有一个双人背影,可你或许不会觉得闷,就这样一高一低萌萌的也很符合这段对话的调性,对吧?这么拍省下来的时间,能再多拍一场戏。

再比如第18集《一夜剧变》中的长镜头并不是为了炫技,其实是因为这样拍反而是最省时间的,复杂调度中不用一直把光挪来挪去,又恰好能营造本场戏需要的紧张气氛,性价比拉满。

第10集《只要我想》中赵左右问陈明“努力是有用的吧”那段对话也仅仅是一个推镜头就拍完了,没有翻来翻去拍正反打,还能强化窗外的雪和这场对话所产生的奇妙反应。

除了摄影方面,如此简洁的拍法中还蕴藏着一个我和演员进行心理博弈的小心思。我认为拍的条数少反而能刺激演员对每一条都格外认真,“哇这个导演只拍两遍,而不是十遍,那我一定要全力演,否则就没机会补救了!”
第16集《再见,老同学》荀未来校门口告别那场戏,演员们甚至震惊于我没有给每个人都拍一遍近景,而是拍了一个四人镜头,还有对话时的两两镜头就结束了。
“不是吧导演!我本来还想把更多眼泪省到近景啊喂!”
因为此刻你们是一个整体,代表了荀未来(赵左右)的学生时代。而且当我不去强调你们的时候,或许观众已经在留意你们每一个人表情的不同了。

我也经常会让演员自由发挥一遍,这样演员也会有对内容的参与感。果然,我们的每一位演员都超常发挥,贡献出了精彩绝伦的表演。牛逼,各位!

“竖屏剧都没咱拍这么快的吧?!”这是一位主创的感叹。我让他放心,快归快,如果戏真的潦草得没眼看了,或者核心戏剧作用丢失,我不会喊“过”的。
那最终《三人行》成片和我写剧本时的想象中一样吗?当然不一样。但我更喜欢现在这个。有了自己独立灵魂的《三人行》,已然高于我这个作者,它是每一个后来加入的创作者所共同赋予的样子。我需要做的只是不改初心,然后跟着作品的指引,走向未知的前方。
爱上未知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。
《三人行》一共24集,全长1145分钟,目前来看,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把它完成得很好了。腥风血雨的是娱乐圈,但请你一定要记住,《三人行》是一部影视作品,它是一个很好命的孩子。

四、致以辉煌的人们
我爱为《三人行》付出的每一个人!
《三人行》在播出前,已经有一些业内人士看过,大家给了我许多正向的反馈,甚至不乏千字长文解读剧情的,衷心感谢!但其实我最触动的一次,是来自后期公司一个非常普通的操作员。
记得那天我正常结束工作准备离开,他叫住了我。我以为他要客套一下,或者表达一些自己对于剧情的一些理解,至少是和主要角色相关的内容吧,但他没有。
他叫住了我,说:“导演导演,最后陈明怎么样了?”

要知道在剧本阶段,陈明是存在感很低的角色,甚至有看过剧本的人说全剧只有陈明的性格不太鲜明,不太喜欢。虽然我不同意,但这次确实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关心他,没想到播出后也有那么多观众关心陈明的命运。
在这样的时刻,我会深切感受到创作带来的快乐,并不是因为我表达了任何东西,而是有那么多观众认同了我创造的这个世界,才会在如此充实的剧情中,还会关注这样一个戏份很少的小角色。
我曾在采访中说,我其实曾经特别想做游戏,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玩《魔兽世界》的我,总想上线去艾泽拉斯大陆溜达溜达,《燕云十六声》的秦川地图结合音乐让我如痴如醉,《塞尔达传说》更是我心中的神作——这一点我和《古相思曲》沈不言的配音演员杨天翔老师高度契合了。“我就累的时候上去骑骑马,砍砍草,这就够了。”我特别认同杨老师这句话。
我需要精神故乡,所以我想创造精神故乡。欢迎你们来这里遮风挡雨。
昨天直播,主持人问我最想跟现在支持《三人行》的观众说些什么。说什么呢?首先特别谢谢大家给我们五星好评,这对我们非常重要。但每部作品我自己心中也一定有挥之不去的遗憾,可能你没看出来或者没有说出来,但我心知肚明。所以我都会打四星,来督促自己无限进步!
对于为这部剧“自来水”的每一个人,我的脑海中是一段画面先涌现。涌现的是《迪迦奥特曼》的最后一集,还记得那集的标题吗?《致以辉煌的人们》。当迪迦奥特曼石化的时候,每个人献出了一束微弱的光,星星之火,最终汇聚成了光的奇迹。
谢谢你们愿意献出自己的光,即便我们不是英雄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